|
|
重视预防糖尿病足,糖友应该这样做 |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大港油田总医院 发布时间:2019-09-16 08:18
|
|
近日我科收治了一例入院时诉“发热伴有足趾红肿疼痛”的大叔,这位大叔有数年糖尿病史,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经检查发现,大叔左足局部明显红肿,左侧第一足趾远端坏疽,皮肤发黑,有脓性分泌物,且右第三足趾已缺失,追问其原因,大叔有些难为情的说去年也因为同样的情况截去了这个脚趾头,还担心的问这次会不会又保不住脚趾头了。
经管床医生诊断,大叔这是又患上“糖尿病足”了,保不保得住脚趾头,得经过详细检查评估、积极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常常告诫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护好双脚,很多患者不以为意,等真患上了“糖尿病足”后追悔莫及,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向广大糖友们回顾一下预防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糖尿病足?”
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的风险高达25%,其中14%~24%足溃疡患者需截肢,全球每20 秒就有1 例糖尿病患者失去下肢,而其截肢后5 年的死亡率达到50%。
二、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双足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逐渐出现腿、足可出现皮色苍白,下垂时出现紫暗、发红;还可出现指甲的增厚、无光泽甚至变形;糖尿病足后期可出现双足的破溃、坏死。根据破溃部位可出现在足趾、足底、足背甚至全足;根据坏死的程度,可分为干性坏死和湿性坏死。
三、哪些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病史、症状或者体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视力缺陷;慢性肾病;高龄(>60 岁);足部畸形;足有外伤或者手术史;足部有胼胝;既往有糖尿病足病史;足关节活动障碍。
四、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建议有糖尿病高风险患者:
(1)每日检查双足,包括脚趾之间,若患者本人有困难,应请他人帮忙。
(2)定期洗脚,擦干,特别是脚趾之间,水温应该低于37℃。
(3)避免赤足在室内外行走或赤脚穿鞋。
(4)不要用化学物质或膏药去除角化组织或胼胝。
(5)每日检查鞋的里面。
(6)如果视力下降,患者不要自己处理足,如修剪指甲。
(7)对于干燥的皮肤,应该使用润滑油剂或护肤润膏,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
(8)每日换袜子,不要穿有破损的袜子。
(9)水平式即平地剪指甲,不要用刀修剪角化组织或胼胝,而应该请专业人员处理。
(10)定期由医务人员检查双足。
(11)一旦出现水泡、开裂、割破、抓破或疼痛,患者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并寻求其帮助。
(12)穿合适的鞋袜,对神经病变和(或)缺血性病变以及足畸形患者尤为重要。
|
上一篇:医生再三警告:4种蔬菜,糖尿病人饿死也不能吃 下一篇: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这样做,就能大吃大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