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换位思考-----胆胰外科 肖馨爽 |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大港油田总医院 发布时间:2018-03-17 09:14
|
|

最近在网上看到张图片,描述的是医护患之间的关系,这张图在网上不断地被转发,除了它的搞笑之外,是不是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现状呢?有人说这张图“太形象了”,有人说“ 嗯嗯,很真实.哈”, 有人说“经典” ,有人说“看得我,无语了” ,有人说“这张~太有爱",还有人只是“哈哈”一笑而过。
作为一名护士,觉得图中的比喻虽然有那么一点夸张,还是有些相似的,那是不是我们在病人眼里是容嬷嬷,医生眼里的苦力呢?
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可以感触的更多更真实。
看到一篇新闻,医生护士换位当“病人”。 看病到底有多难?没当过病人你就永远不会知道。某医院要求医生护士都当一天病人家属,体验病人看病的全过程,从中发现就医环节中医院存在的问题。
我们长期待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没有跳出这个圈子,根本无法体会看病究竟有多难,从而难以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尽量去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问题。为此,该院特别安排了此次活动。医院把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后,将系统地拿出应对方案, 并从细节着手改进,以缓解病人就医的不便。
是的,没有什么比换个角度更能了解相互的想法了。
就在昨天奶奶病了,急诊收入院中,一项项的检查,一次次的等结果,准备各式各样的物品,东奔西跑,连我都有些分不清东西,记不清楼层了,内心焦虑而惶恐。我在想大多数来医院看病的病人都是第一次步入这个殿堂,他们把生的希望交给我们,却先要在这里跌跌碰碰,迷迷茫茫的转上一圈又一圈。内心的焦虑恐惧是难以言语的,我终于可以理解那种迷茫无措,可以理解有些家属的暴躁无理,偌大的一个医院需要找到一个挽救生命的方向。
最近医院做里很多改革,建立了清楚的标识牌,指示牌,门诊有专门的导医员,推行了首问负责制。这些措施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就医环境。但作为我们,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亲切的微笑,正确的方向,如此简单,易行。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换位想想,推行优质护理已经两年多了,很多事情如果站在病人的角度想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好的。就像以前我们通知手术病人术前禁食水,我们会说8点以后不能吃东西,12点以后不能喝水。我们觉得这样已经很清楚明了了,但作为病人就不一定了。病人可能从你通知的那一刻开始就小心翼翼,他可能过于紧张,就连晚饭也不吃了。第二天如果手术是连台那就很可能饿的发慌,甚至发低血糖。他也有可能会想,你只通知8点以后不能吃东西,12点以后不能喝水,并没说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手术当天早晨他有可能就吃上了一顿香喷喷的早餐。换位想想后我们可以加上两句晚饭可以吃点什么,但八点前要吃完,一直到手术都是不能吃喝的。我们更应该多讲讲禁食水的原因,让病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更方便他们记忆,并理解其重要性。
换位思考,其实在读书的时候老师们就总是这样教导我们,但我们有多少把它用于实践中了呢?换个角度想想,很多事情我们能做的更好;换个角度想想,有些难题也许会豁然开朗;换个角度想想,我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
作者:肖馨爽来源:胆胰外科
|
上一篇:心的交流-----消化内科 熊佰如 下一篇:读《生如夏花》所感-----呼吸内科三病区 张赟璐 |
|